独角兽企业云知声与前高管对簿公堂

最近小米赴港IPO的新闻刷遍了朋友圈,大家在关注小米即将上市的同时,也对小米许多早期员工通过股权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再次充满了向往。

陆勇毅与云知声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始于2016年4月20日。截至目前,这场诉讼持续1年多之久。从陆勇毅与云知声的股权纠纷持续2年多。从中也可以想象此次股权官司之复杂性。据陆勇毅本人所称:选择诉讼解除纠纷之前,自己多次试图与老东家协商解决,老东家却向自己发律师函威胁要把自己送进监狱。老东家的态度让自己下决心一定要讨个说法。作为职业经理人,要求确认股权和讨薪的性质一样,都是要求公司就自己的贡献支付对价。经过法院审理,判决确认陆勇毅仍实际持有云知声1.8233%股权。

股权到底是否有价值?

虽然此次官司一审胜诉,但陆勇毅仍苦笑到:“事情本来很简单,但过程会很漫长,自己做好了一切准备”。

确实,创业公司通常只能用低于市场价的工资标准和股权激励聘用优秀员工。股权激励是创业公司用来激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通过赠与股权提高团队凝聚力,减少核心人员的流失,有助于创业企业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但是倘若员工离职以后就让股权激励成为一纸空文,那么所谓的股权激励岂不是变成了“一根没有用的狗骨头”吗?股权期权,是适应人力资本时代的重要机制,但不要被创始人用坏了。

最近两三年许多创业公司的中国式合伙人恩怨情仇接连上演,创业本质上就是对人性的最大考验。在创业早期,合伙人们也往往会因为或感情、或义气、或常识欠缺等原因而导致各式各样的股权纠纷,在创业之初,他们就因股权、利益以及法律文件的“空白”为矛盾埋下了伏笔。在创业大潮的生态圈中,期权一直都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在和无数的创业公司参与者的沟通中,笔者总有一种印象,在这个有关创业的核心概念中,因为过于敏感,大家有意无意地在把这个问题淡化。

于是无数的候选人被股权期权忽悠进去,再忽悠出来,逐渐形成了一种股权激励是鸡肋的共识。这实在是啼笑皆非了!这一段段典型且普遍的中国式合伙人的故事里,“股权、控制权、利益”这些关键点,每一个都直面人性的,对于众多独角兽、明星项目来说,更是如此。其后因为涉及离职后期权处理问题,如早前引发社交媒体交战的冯大辉与丁香园发生纠纷、还有更早之前的搜房网和高管股权的案例,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能陪伴公司走到IPO,那么这些员工和合伙人的股权怎么处理呢?这是当下创业者和企业都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入创业团队如何做好股权保障?

加入创业团队是需要勇气和承担巨大的风险的,员工最终走向维权之时,更加是弱势群体、取证难,面对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只能处于不利位置。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纠纷,律师给出几条建议给创业员工参考:

1-在入职涉及到关键利益的时候,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有具有法律效应的书面文件。

2-多向前员和现员工了解创始人及团队背景。

3-妥善保管好相应的邮件往来记录及签署文件。

4-员工在签署自己不确定的法律文书时,最好找专业人士把关一下。

5-作为企业一定要合法合规经营,讲信用,尊重契约精神,股权激励才有意义,员工才愿意和公司共发展。

作为创业者的你,你了解过自己的期权合同吗?

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最新报价
  • 最新资讯
  • 热门报价